2022年云南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4559万人******
中新网昆明2月4日电 (罗婕)3日,云南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2022年,云南省医保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,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559.76万人,较上年新增38万人。
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艳君指出,2022年云南省职工医保、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为89.2%、71.96%,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,风险可控。
在疫情防控方面,年内3次下调核酸检测价格,累计拨付疫苗采购资金46.78亿元、接种费用9.14亿元。严格落实“乙类乙管”医保政策,救治急需的53个药品临时纳入医保支付,累计向收治任务重的定点医疗机构预拨医保基金4.21亿元,向村卫生室预拨药品采购资金8939.59万元。
深入融入乡村振兴,892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应保尽保,享受待遇3821.39万人次,减轻住院医疗费用负担91.88亿元,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90.68%。
此外,云南省2022年查处违法违规定点医药机构1.15万家,移送司法机关定点医药机构18家、参保人43名,挽回医保基金损失6.22亿元。
会议指出,5年来,云南省医疗保障实现病有所医,贫困人口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“三重保障”全覆盖,待遇“一站式”结算,助力全省756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。
2023年,云南省医保工作将严格落实“乙类乙管”医保政策和省“十九条”紧急措施,加大向基层定点医药机构倾斜支持力度,做到费用精准及时拨付。同时,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,防止规模性返贫。(完)
【劳动者风采】执着创新的“钢铁玫瑰”******
【劳动者风采】
执着创新的“钢铁玫瑰”
——记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惠敏
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光明日报通讯员 郭晓飞
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全国十大杰出职工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、全国三八红旗手……这是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惠敏取得的荣誉。“其实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钢铁女性。”她笑着说,自己从上大学与钢铁结缘,到工作后做钢铁科研,再到为钢铁发展下海创业,“能够一生与钢铁打交道,被称呼一声‘钢铁玫瑰’,我感到很自豪。”
1977年,为实现当科学家的梦想,周惠敏通过刻苦复习,顺利考入北京钢铁学院,成为金属材料专业的一名大学生。1982年,她大学毕业分配到济钢,后又调入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,做钢铁表面防腐研究。经过不懈努力,她完成了“金属表面涂刷型磷化”“稀土永磁材料防腐液”等20多个实用项目的研制。其中,1995年“涂刷型钢铁表面磷化技术”被选定为“九五”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。
因实力突出,周惠敏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被国家海洋局极地办选定参加南极科考,担任长城站、中山站的防腐工程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总指挥。“看到考察站经过多年侵蚀已经锈迹斑斑的样子,我心急如焚。”为此,不管是遭遇极端困难天气,还是多次在施工过程中病倒,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。“南极的经历,不仅磨炼了我的意志,还让我坚定了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产业化、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决心。”周惠敏说。
2001年,周惠敏放弃“铁饭碗”,在济南高新区成立了山东慧敏科技有限公司,成为济钢控股的子公司。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,她于2003年将公司改制为民营科技企业——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,走上了执着创新的道路。
“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,让技术创造更多价值!”带着这样的信念,党的十九大以来,周惠敏开始着力解决机械化施工过程中的难题。她带领公司科技骨干研制了新型自动浸涂机,该设备采用特制机械手旋转运行,由气缸带动机械手完成涂料浸蘸等操作。2020年4月,第一台自动浸涂机试制成功,并在宝钢湛江等高辐射覆层涂覆施工项目中得到应用。“结果显示,自动浸涂机不仅提高企业施工生产效率25%以上,还降低了劳动力需求,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。”周惠敏说。
周惠敏表示,近年来,济南高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步入“快车道”,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落实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,“慧敏科技也提出一系列激励举措,不仅完善了技能工人的待遇体系,还可以让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、管理人才同步成长”。
“刚柔并济,铮铮铁骨”这8个字,用来形容周惠敏再合适不过。她笑着说:“下一步,我将和公司全体成员一起,为祖国的钢铁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。”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12日 04版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